Menu

費英峰與家人


Neena、Parida、狗狗Bobo、 Bjorn (費英峰)、Noa

Neena:「銅鑼灣是我的家。」
Bjorn:「我們住在銅鑼灣已經10年了,由這裡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。一年365日,銅鑼灣都充斥著大小不同的店鋪、食肆和途人,這種熱鬧氣氛令我覺得這裡就是真正的香港。我們全家的生活都是圍繞著這區,囝囝囡囡行幾步路,就去到足球會、大球場和南華會。」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Candy Cheung


    信記避風塘海鮮美食老闆娘

    「我們是水上人,在艇上長大。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銅鑼灣避風塘泊滿了海鮮艇,到九十年代逐漸消失,而剩下來的幾間艇家都上岸開舖了…

    掠影
  • 李家富


    南北樓東主

    「1967年,我在一家建築師樓工作,日間做學徒,晚上讀夜校。公司在利園一樓,同一棟樓有很多政府辦公室,但三年後我發覺自己志不在此。我的家人在希慎道經營一間名為『咖啡屋』的餐廳,其西式糕餅非常受歡迎…

    掠影
  • 灣仔消防局


    軒尼詩道435號

    灣仔消防局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消防局。有別於其他1958年後興建,按照現今標準設計的消防分局,灣仔消防局採用現已絕跡的栗紅色外牆和復古風格露台設計,因此特別吸睛。

    掠影
  • Sam Pinder


    香港七人欖球賽總經理

    當Sam Pinder被問到因何成為欖球員時,他笑著回應: 「我來自紐西蘭,凡是紐西蘭人,出世時都會收到一個欖球做禮物。」他打趣說。「小時候由於選擇不多,我玩的都是欖球…

    訪談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Candy Cheung


    信記避風塘海鮮美食老闆娘

    「我們是水上人,在艇上長大。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銅鑼灣避風塘泊滿了海鮮艇,到九十年代逐漸消失,而剩下來的幾間艇家都上岸開舖了…

    掠影
  • 李家富


    南北樓東主

    「1967年,我在一家建築師樓工作,日間做學徒,晚上讀夜校。公司在利園一樓,同一棟樓有很多政府辦公室,但三年後我發覺自己志不在此。我的家人在希慎道經營一間名為『咖啡屋』的餐廳,其西式糕餅非常受歡迎…

    掠影
  • 灣仔消防局


    軒尼詩道435號

    灣仔消防局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消防局。有別於其他1958年後興建,按照現今標準設計的消防分局,灣仔消防局採用現已絕跡的栗紅色外牆和復古風格露台設計,因此特別吸睛。

    掠影
  • Sam Pinder


    香港七人欖球賽總經理

    當Sam Pinder被問到因何成為欖球員時,他笑著回應: 「我來自紐西蘭,凡是紐西蘭人,出世時都會收到一個欖球做禮物。」他打趣說。「小時候由於選擇不多,我玩的都是欖球…

    訪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