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Clement Ng


文簿具社店員

「經網上報導後,愈來愈多人知道我們並非普通的文具店。我們逐漸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經營方向,不算是舊式生意模式,亦不是見慣見熟的港式經營,總之就是沒有任何既定規則限制。我鍾意接觸不同的人,尤其在現今這個數碼世界,人與人日漸疏離。我最喜歡看見學生們,望住心愛文具時的那個興奮樣子。」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祁玉鳳


    老三陽老闆

    看著銅鑼灣今日的繁華盛況,大多數人都想像不到這裡早年是什麼模樣。不過老三陽的老闆祁玉鳳,就見證著這區逐年演變…

    訪談
  • 趙姑


    鵝頸橋打小人

    我來自東莞,家裡有很多田地。我們種桔,養豬、牛、雞,一年到晚忙過不停。在家中拜神我當然懂,但說到要幫人拜神我就全無頭緒了。還記得有人對我說,只要肯學,先人自然會教我…

    訪談
  • 義順牛奶公司


    駱克道506號

    在香港哪裡可吃到最美味的燉奶?大多香港人都會推介義順牛奶公司。

    掠影
  • Gwyneth


    店主

    「我是學設計的,以前做市場推廣的工作。有次我做完場時裝表演,有個贊助商覺得我有時裝觸角,就問我為什麼不在時裝界發展。他們邀請我合黟,更開了幾間鋪,不過後來我們分開發展了。自那時開始,我決定專注銅鑼灣這間鋪…

    掠影
  • Candy Cheung


    信記避風塘海鮮美食老闆娘

    「我們是水上人,在艇上長大。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銅鑼灣避風塘泊滿了海鮮艇,到九十年代逐漸消失,而剩下來的幾間艇家都上岸開舖了…

    掠影
  • Mimosa Lee


    售貨員

    「銅鑼灣那處地方令我最難忘?嗯…就是當時仍在新寧中心的Inn Side Out。那時候每晚都會跟朋友在這裡一邊暢飲,一邊吃花生,吃到滿地都是花生殼,當時真的很開心。現在,我在這區工作,樣樣事都很方便。在銅鑼灣…

    掠影
  • Harold Poon


    產品設計師

    「我跟太太相識的地方就是銅鑼灣,所以這裡對我來說別具意義。我喜歡這一區,因為各處都有不同特色。好像那些本地小店,時常都會帶給你驚喜,我衷心希望他們可以一直在這裡發光發亮…

    掠影
  • Ryan, Ryan, Jacky, Danny


    打籃球的小朋友

    Danny:「我一星期在這裡打籃球幾次,亦會到修頓場館,因為我的學校在那邊。但我比較喜歡維園,因為較容易認識人。這裡也有老伯與女孩打籃球,但今日全都是男孩…

    掠影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Candy Cheung


    信記避風塘海鮮美食老闆娘

    「我們是水上人,在艇上長大。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銅鑼灣避風塘泊滿了海鮮艇,到九十年代逐漸消失,而剩下來的幾間艇家都上岸開舖了…

    掠影
  • Mimosa Lee


    售貨員

    「銅鑼灣那處地方令我最難忘?嗯…就是當時仍在新寧中心的Inn Side Out。那時候每晚都會跟朋友在這裡一邊暢飲,一邊吃花生,吃到滿地都是花生殼,當時真的很開心。現在,我在這區工作,樣樣事都很方便。在銅鑼灣…

    掠影
  • Harold Poon


    產品設計師

    「我跟太太相識的地方就是銅鑼灣,所以這裡對我來說別具意義。我喜歡這一區,因為各處都有不同特色。好像那些本地小店,時常都會帶給你驚喜,我衷心希望他們可以一直在這裡發光發亮…

    掠影
  • Ryan, Ryan, Jacky, Danny


    打籃球的小朋友

    Danny:「我一星期在這裡打籃球幾次,亦會到修頓場館,因為我的學校在那邊。但我比較喜歡維園,因為較容易認識人。這裡也有老伯與女孩打籃球,但今日全都是男孩…

    掠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