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Cindy


報紙檔檔主

「我曾經在匯豐銀行做秘書,不過出來也沒人信這個報紙檔以前是我阿叔的,後來他決定不做了,於是我便接手。我住在附近,在這裡開檔已經廿五年。

我以前習慣凌晨四點起身,但現在晨早五點開工,做到下午三點收工。每朝報紙檔都逼滿人 – 第一輪是剛剛起身的人,第二輪是返工或返學的人,直到上午十一時才靜下來。

時代不同了,大坑開了很多新的餐廳和酒吧。新開的餐館我通常不會去,因為我比較喜歡德成巷仔這類街坊鋪頭,又闊落又乾淨,食客都會在這裡跟朋友談天說地,而在其他食店你坐一點也不行呢。趁老闆看檔去幫襯就最好!」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文家永


    職業足球員

    「我是職業足球員,曾效力理文足球會,之前在跑馬地的香港足球會踢了十多年…

    掠影
  • JJ Acuna


    JJ Acuna / Bespoke Studio

    自十二年前初到香港,JJ Acuna便一直與銅鑼灣結下不解之緣。「這是我到港後第一個住的地方。」

    訪談
  • 岩見武夫 與 岩見龍馬


    香港柔道館

    五十多年前,岩見龍馬的父親岩見武夫來到香港,希望將日本的代表文化與國粹——柔道帶到這個城市。他在1966年於太子開設道場「香港柔道館」,後來搬遷到銅鑼灣。

    訪談
  • 劉勵君


   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(SEED)項目經理

    誰會想到在農圃中間,竟會豎立一支大型衛星天線?這個非一般農圃,就是位於銅鑼灣鬧市正中的希慎廣場——一棟樓高204米的摩天大廈天台之上。租戶會趁午膳時間到來打理農作物…

    訪談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