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Charmaine Choi


在銅鑼灣購物的女生

「我剛剛在Victoria’s Secret買完東西,當初知道他們在銅鑼灣開店真是喜出望外!在外國讀書時,我時常跟好友一起去這裡買東西。我最鍾意去銅鑼灣行街購物,因為這裡包羅萬有!每星期我至少會來一次,無論是手飾、護膚品、化妝品、便服還是正裝,都一應俱全。一講起行街,銅鑼灣永遠是我的首選!」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有利腐乳王


    堅拿道東1A

    有利腐乳王位處繁盛的堅拿道,憑精心炮製的腐乳享譽港九近一甲子。有利腐乳王1960年在登龍街開業,2016年因加租遷往堅拿道。

    掠影
  • 劉棣欽


    中醫

  • 嬋嬋


    渣甸坊檔口東主

    「我在這裡擺檔已經四十七年了。我愛我每一位客人,他們會帶著親戚朋友來買東西,我可以說是見證著他們的成長,有些更是看著她們由少女,變成現在的嫲嫲級呢…

    掠影
  • 麥蓮茜


    香港青年藝術協會 (YAF) 創辦人

    如果世上真的有天意,相信就是天意讓麥蓮茜來到香港。大約30年前,這位年輕的英國藝術工作者背著背包環遊亞洲。「我們去過孟加拉、印度、巴基斯坦,經新疆喀什的紅其拉甫口岸到中國…

    訪談
  • 聖馬利亞堂


    銅鑼灣地標

    “聖瑪利亞堂建於1911年,為一座英國聖公會教堂。當年作為「晏氏棲留院」(The Eyre Diocesan Refuge )收容無依婦女,為她們提供安身之所。創辦初期教堂依靠義工和捐款維持…

    掠影
  • 利乾


    北山堂基金主席

  • Scott Chou


    總統戲院的粉絲

    「我是電影發燒友,每星期至少要看一齣戲。總統戲院就是我最愛去的地方,大概因為兒時…

    掠影
  • Irene與Snowie及Kolar


    雪橇犬的主人

    「我在銅鑼灣長大,以前住在大坑,這個地方一直是我的家。牠們是Snowie和Kolar,我養了Kolar很久了,現在牠十一歲而Snowie就五歲…

    掠影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聖馬利亞堂


    銅鑼灣地標

    “聖瑪利亞堂建於1911年,為一座英國聖公會教堂。當年作為「晏氏棲留院」(The Eyre Diocesan Refuge )收容無依婦女,為她們提供安身之所。創辦初期教堂依靠義工和捐款維持…

    掠影
  • 利乾


    北山堂基金主席

  • Scott Chou


    總統戲院的粉絲

    「我是電影發燒友,每星期至少要看一齣戲。總統戲院就是我最愛去的地方,大概因為兒時…

    掠影
  • Irene與Snowie及Kolar


    雪橇犬的主人

    「我在銅鑼灣長大,以前住在大坑,這個地方一直是我的家。牠們是Snowie和Kolar,我養了Kolar很久了,現在牠十一歲而Snowie就五歲…

    掠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