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Candy Cheung


信記避風塘海鮮美食老闆娘

「我們是水上人,在艇上長大。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,銅鑼灣避風塘泊滿了海鮮艇,到九十年代逐漸消失,而剩下來的幾間艇家都上岸開舖了。後來大概在2005年,有次我看到電視播放關於香港旅遊景點的節目,那集的嘉賓成龍說他很懷念避風塘海鮮,希望海鮮艇可以在香港重現。當時我聽過這番話後,便開始考慮重操故業。
 
籌備重開的過程可謂漫漫長路。畢竟社會變遷,相關法例都已經有所改變,申領牌照比以往困難得多。此外,我們亦要於大陸訂造艇仔,因為香港已經無人懂得製這種海鮮艇了。雖然困難重重,但為了實現夢想我們一直堅持,慶幸最終在2011年得以重臨避風塘。當時大部份顧客是本地人,但現在則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,希望一嚐我們的避風塘風味炒蟹和艇仔海鮮。我覺得很有成功感! 」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基督君王小堂


    加路連山道33號

    基督君王小堂是銅鑼灣聖保祿建築群的一部分。這個包括修院和醫院的建築群歷史追溯至19世紀,由法國飄洋過海而來的四位聖保祿女修會修女所建立。

    掠影
  • 聖馬利亞堂


    銅鑼灣地標

    “聖瑪利亞堂建於1911年,為一座英國聖公會教堂。當年作為「晏氏棲留院」(The Eyre Diocesan Refuge )收容無依婦女,為她們提供安身之所。創辦初期教堂依靠義工和捐款維持…

    掠影
  • 朱先生


    恭和堂老闆

    「恭和堂是家族生意,歷史可追溯至清代,當時龜苓膏已經家傳戶曉。我們第一間舖開在廟街,當年是1904年,賣的龜苓膏是清熱解毒良方。我們首創用龜苓煲製涼茶,自八十年代中期在銅鑼灣已設有分店…

    掠影
  • Charmaine Choi


    在銅鑼灣購物的女生

    「我剛剛在Victoria’s Secret買完東西,當初知道他們在銅鑼灣開店真是喜出望外!在外國讀書時,我時常跟好友一起去這裡買東西…

    掠影
  • 費英峰與家人


    Neena、Parida、狗狗Bobo、 Bjorn (費英峰)、Noa

    Neena:「銅鑼灣是我的家。」
    Bjorn:「我們住在銅鑼灣已經10年了,由這裡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。一年365日…

    掠影
  • 誠品


    文創平台

    由林奕華編導,張艾嘉及王耀慶主演的舞台劇《聊齋》,藉蒲松齡的志怪小說經典《聊齋誌異》折射現代愛情觀…

    訪談
  • Celia Leung


    品牌設計師

    「作為一名設計師,北歐的簡約設計給予我靈感 。嗯,簡約…好像跟我工作的地方— 即是繁忙喧鬧的銅鑼灣相反 。也許因為這原因,令我熱愛簡約主義…

    掠影
  • 伍婉婷


    灣仔區區議員

    對伍婉婷來說,成為灣仔區區議員純屬機緣巧合。香港出世,香港長大的伍婉婷小時的志願是成為作家。

    訪談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費英峰與家人


    Neena、Parida、狗狗Bobo、 Bjorn (費英峰)、Noa

    Neena:「銅鑼灣是我的家。」
    Bjorn:「我們住在銅鑼灣已經10年了,由這裡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。一年365日…

    掠影
  • 誠品


    文創平台

    由林奕華編導,張艾嘉及王耀慶主演的舞台劇《聊齋》,藉蒲松齡的志怪小說經典《聊齋誌異》折射現代愛情觀…

    訪談
  • Celia Leung


    品牌設計師

    「作為一名設計師,北歐的簡約設計給予我靈感 。嗯,簡約…好像跟我工作的地方— 即是繁忙喧鬧的銅鑼灣相反 。也許因為這原因,令我熱愛簡約主義…

    掠影
  • 伍婉婷


    灣仔區區議員

    對伍婉婷來說,成為灣仔區區議員純屬機緣巧合。香港出世,香港長大的伍婉婷小時的志願是成為作家。

    訪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