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林小姐


傳單派發員

「我來自新會,住在九龍。我幫朋友派幾日傳單,企在這個街角,可以看到好多不同的人。這裡什麼人都有,正正是我喜愛銅鑼灣的原因。」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Anita和Miga


    社交媒體策劃師和化妝師

    Anita:「我的丈夫是澳洲藉華人,嫁給他之後我便移居香港。Miga和我在台灣長大,她既是我表姐,亦是我最好的朋友…

    掠影
  • 輝哥


    火龍總指揮 大坑坊眾福利會

    經歷悠悠歲月,縱然現在的大坑已被周遭高樓大廈所包圍,但這地方依然保留著「村」的特色。穿過小街窄巷,你會發現數間建於十九世紀的石屋;而每逢中秋,隨著有138年歷史的大坑火龍舞起…

    訪談
  • 梁伯伯


    街頭小販

    「今日選擇揀禮頓道這個地方,是因為夠闊落,況且我們亦不需要很大地方。在這裡擺檔已經40幾年了,以前賣炒栗子,現在甚麼都賣。你要不要買些東西給媽媽?這個指甲鉗合用嗎…

    掠影
  • Pink


    Pink Evolution化妝師

    Pink在她最喜愛的咖啡店裡,細說她從銀行界走到美容界的故事。「我好鍾意做化妝師。我鍾意靚,如果幫到其他人扮靚,我會覺得好滿足。之前在銀行做了五年,當時無想過自己會開公司。雖然銀行工很穩定…

    掠影
  • 朱先生


    恭和堂老闆

    「恭和堂是家族生意,歷史可追溯至清代,當時龜苓膏已經家傳戶曉。我們第一間舖開在廟街,當年是1904年,賣的龜苓膏是清熱解毒良方。我們首創用龜苓煲製涼茶,自八十年代中期在銅鑼灣已設有分店…

    掠影
  • 利園酒店


    酒店前總經理容世斌及前行政總裁馬多多

    儘管利園酒店結業至今已經二十五年,但這個曾經無人不識的銅鑼灣地標,不但為無數曾在酒店住宿、用餐的賓客締造美好回憶,也是酒店團隊曾稱之為「家」的地方…

    訪談
  • 費英峰與家人


    Neena、Parida、狗狗Bobo、 Bjorn (費英峰)、Noa

    Neena:「銅鑼灣是我的家。」
    Bjorn:「我們住在銅鑼灣已經10年了,由這裡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。一年365日…

    掠影
  • 謙謙和Melo


    喺維園玩嘅小朋友

    「今日爸爸媽媽帶我哋嚟維多利亞公園玩,我哋之前唔識對方㗎…

    掠影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朱先生


    恭和堂老闆

    「恭和堂是家族生意,歷史可追溯至清代,當時龜苓膏已經家傳戶曉。我們第一間舖開在廟街,當年是1904年,賣的龜苓膏是清熱解毒良方。我們首創用龜苓煲製涼茶,自八十年代中期在銅鑼灣已設有分店…

    掠影
  • 利園酒店


    酒店前總經理容世斌及前行政總裁馬多多

    儘管利園酒店結業至今已經二十五年,但這個曾經無人不識的銅鑼灣地標,不但為無數曾在酒店住宿、用餐的賓客締造美好回憶,也是酒店團隊曾稱之為「家」的地方…

    訪談
  • 費英峰與家人


    Neena、Parida、狗狗Bobo、 Bjorn (費英峰)、Noa

    Neena:「銅鑼灣是我的家。」
    Bjorn:「我們住在銅鑼灣已經10年了,由這裡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。一年365日…

    掠影
  • 謙謙和Melo


    喺維園玩嘅小朋友

    「今日爸爸媽媽帶我哋嚟維多利亞公園玩,我哋之前唔識對方㗎…

    掠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