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Irene與Snowie及Kolar


雪橇犬的主人

「我在銅鑼灣長大,以前住在大坑,這個地方一直是我的家。牠們是Snowie和Kolar,我養了Kolar很久了,現在牠十一歲而Snowie就五歲。Snowie之前亦是住在銅鑼灣,在領養牠前我們已經認識了,因為之前在這區見過牠。每當我叫牠的名字,牠就會熱情地將頭挨向我,真是讓人好窩心呢!後來Snowie被主人棄養了,由於當時我已經有Kolar,於是覺得多養一隻也沒有所謂吧,反正Kolar在屋內都要開冷氣呢!雖然Snowie身型較大,但身為小弟的Snowie都很聽Kolar的話。Kolar非常醒目,牠知道什麼行為有什麼效果,懂得從我和牠弟弟身上『攞著數』。其實最初Kolar不太歡迎Snowie,因為本來全屬於牠的地盤,突然要跟另一隻陌生大狗共享,不過現在牠們相處得很融洽呢!以雪橇犬來說Snowie的脾氣算是非常好,當其他狗、小朋友、老人家甚至BB仔親近牠時,牠都無任歡迎呢;而天性友善的Kolar就喜歡其他人抱抱。我們通常會到銅鑼灣附近,例如百德新街、利園一期或加路連山道一帶散步。由於Kolar年紀不小了,所以我們不能走得太遠,但當我們行街時,Kolar和Snowie會識得走去那些歡迎狗狗的餐廳。我們通常在食街附近開餐,那裡很多人都識得我們。狗狗很喜歡這個地方,因為牠們知道,侍應姐姐會立即為牠們送上水和食物,有時甚至有芝士食呢!」

從左至右:Snowie、Irene、Kolar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Grace Lam


    時裝造型設計師

    銅鑼灣一直是Grace Lam生活的一部分。她在香港長大,跟其雙胞胎妹妹和另外兩位家姐,一起在聖保祿學校的幼稚園和小學部讀書。 「我很高興能加入林氏姊妹大家庭!」她笑說…

    訪談
  • 嬋嬋


    渣甸坊檔口東主

    「我在這裡擺檔已經四十七年了。我愛我每一位客人,他們會帶著親戚朋友來買東西,我可以說是見證著他們的成長,有些更是看著她們由少女,變成現在的嫲嫲級呢…

    掠影
  • 劉棣欽


    中醫

  • 梁鼐銘


    在利舞臺度過的童年

    座落波斯富街的利舞臺戲院曾是香港最閃耀的演出場地,自1927年開幕起上演、上映無數粵劇、電影,在全盛時期更是香港小姐選舉的舉辦地點。

    訪談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Grace Lam


    時裝造型設計師

    銅鑼灣一直是Grace Lam生活的一部分。她在香港長大,跟其雙胞胎妹妹和另外兩位家姐,一起在聖保祿學校的幼稚園和小學部讀書。 「我很高興能加入林氏姊妹大家庭!」她笑說…

    訪談
  • 嬋嬋


    渣甸坊檔口東主

    「我在這裡擺檔已經四十七年了。我愛我每一位客人,他們會帶著親戚朋友來買東西,我可以說是見證著他們的成長,有些更是看著她們由少女,變成現在的嫲嫲級呢…

    掠影
  • 劉棣欽


    中醫

  • 梁鼐銘


    在利舞臺度過的童年

    座落波斯富街的利舞臺戲院曾是香港最閃耀的演出場地,自1927年開幕起上演、上映無數粵劇、電影,在全盛時期更是香港小姐選舉的舉辦地點。

    訪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