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么鳳


富明街3號

源自上海的么鳳,約六十年前來到香港。這家中式零食專賣店,售賣涼果、乾果、堅果及牛、豬、魚等各式肉乾。這裡有數百種產品可供選擇,但最受歡迎的始終是花生糖、陳皮、木瓜乾和蜜餞姜。每逢臨近農曆新年,這間小店總會擠滿前來辦年貨的顧客,他們特地前來選購新年糖果,裝滿家中全盒,寓意將好運聚在一起。呂太一家幾代都是這家老店的熟客,她說:「每逢過年,我和囡囡都會到這裡辦年貨;而以前我後生時,就會跟嫲嫲一起來買話梅,每次都滿載而歸,我更喜歡試食玻璃罌裡面的涼果零食。」現時這家老店在香港有超過三十個銷售點,包括在銅鑼灣。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灣仔消防局


    軒尼詩道435號

    灣仔消防局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消防局。有別於其他1958年後興建,按照現今標準設計的消防分局,灣仔消防局採用現已絕跡的栗紅色外牆和復古風格露台設計,因此特別吸睛。

    掠影
  • Rosanna Ma與Ben Leung


    Zeta 店主

    「1986年,我們在蘭芳道開設第一間店,並於2005年搬到利園一期,屈指一算已經三十二年了。我們見證著銅鑼灣的變遷,對銅鑼灣的回憶多不勝數。」

    掠影
  • 趙姑


    鵝頸橋打小人

    我來自東莞,家裡有很多田地。我們種桔,養豬、牛、雞,一年到晚忙過不停。在家中拜神我當然懂,但說到要幫人拜神我就全無頭緒了。還記得有人對我說,只要肯學,先人自然會教我…

    訪談
  • Anita和Miga


    社交媒體策劃師和化妝師

    Anita:「我的丈夫是澳洲藉華人,嫁給他之後我便移居香港。Miga和我在台灣長大,她既是我表姐,亦是我最好的朋友…

    掠影
  • Tia Antiyas


    印尼姐姐

    「我在香港工作十年了,這裡真是個好地方。你知嗎,在印尼賺錢比較難呢。放假的時候,我會跟同鄉在銅鑼灣聚會。這裡有專賣印尼貨的店舖,我們可以買到很多家鄉貨,又可以跟朋友開心歡聚,例如在維園…

    掠影
  • 張先生


    巴黎毛冷公司東主

    我屋企於1948年來到香港,起初我爸爸打地盤工,一日賺5元。其後,兩老於軒尼斯道519號租了半個鋪位,在後巷放幾部手搖編織機。我們將客源擴展到百貨公司,包括未有崇光之前的大丸百貨…

    訪談
  • Alison 和 Eden


    銅鑼灣街坊

    Alison:「他鍾意運動,我喜歡睡覺。他有強迫症,我就什麼都無所謂。他喜歡煮,我鍾意食,簡直天作之合呀…

    掠影
  • 劉勵君


   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(SEED)項目經理

    誰會想到在農圃中間,竟會豎立一支大型衛星天線?這個非一般農圃,就是位於銅鑼灣鬧市正中的希慎廣場——一棟樓高204米的摩天大廈天台之上。租戶會趁午膳時間到來打理農作物…

    訪談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Tia Antiyas


    印尼姐姐

    「我在香港工作十年了,這裡真是個好地方。你知嗎,在印尼賺錢比較難呢。放假的時候,我會跟同鄉在銅鑼灣聚會。這裡有專賣印尼貨的店舖,我們可以買到很多家鄉貨,又可以跟朋友開心歡聚,例如在維園…

    掠影
  • 張先生


    巴黎毛冷公司東主

    我屋企於1948年來到香港,起初我爸爸打地盤工,一日賺5元。其後,兩老於軒尼斯道519號租了半個鋪位,在後巷放幾部手搖編織機。我們將客源擴展到百貨公司,包括未有崇光之前的大丸百貨…

    訪談
  • Alison 和 Eden


    銅鑼灣街坊

    Alison:「他鍾意運動,我喜歡睡覺。他有強迫症,我就什麼都無所謂。他喜歡煮,我鍾意食,簡直天作之合呀…

    掠影
  • 劉勵君


   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(SEED)項目經理

    誰會想到在農圃中間,竟會豎立一支大型衛星天線?這個非一般農圃,就是位於銅鑼灣鬧市正中的希慎廣場——一棟樓高204米的摩天大廈天台之上。租戶會趁午膳時間到來打理農作物…

    訪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