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郭倩婷


德成巷仔店主

「1972年至2003年期間,我爸爸於蘭芳道及白沙道交界的小巷,靠著兩架木頭車經營德成巷仔,當時主要賣奶茶、咖啡、牛丸和魚蛋麵。我的一生都跟茶檔拉上關係,而且我一直都想自己開一檔,所以去年在這地方開了德城。在大坑銅鑼灣道開檔,完全是機緣巧合,但事實上這裡跟我長大環境非常相似。在這個小社區,身邊的街坊街里全都認識,而且更互相信任。我一直沿用爸爸的奶茶秘方,甚至將奶茶裝在懷舊玻璃樽裡賣。現在,我們有位餅點師傅專責製作蛋撻、菠蘿包,甚至牛扒餐等,都是我兒時熟悉的味道。小時候我會送外賣去賺點零用,當時理髮店的客人理完髮後都喜歡叫外賣,還記得有間香噴噴的桑拿浴室,送外賣時他們亦會給我小費。我對銅鑼灣的記憶,大部份是來自童年的點點滴滴,由於跟街坊們大多互相認識,所以媽媽會放心讓我在街上四處玩而不怕走失。」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Gabriel


    住喺大坑嘅小朋友

    「好開心今日放假,我而家要去街市!我個袋裝滿咗零食同水…

    掠影
  • Celia Leung


    品牌設計師

    「作為一名設計師,北歐的簡約設計給予我靈感 。嗯,簡約…好像跟我工作的地方— 即是繁忙喧鬧的銅鑼灣相反 。也許因為這原因,令我熱愛簡約主義…

    掠影
  • 香港街頭小食檔


    街頭小食檔可謂香港一大本地特色,在各個旺區為飢腸轆轆的上班族、行人、年輕人和遊客提供快捷簡便的好滋味。銅鑼灣的不同街角也有這些小食檔的蹤影,看檔的往往各司其職,有專將招牌魚肉燒賣和咖哩魚蛋裝到膠兜中的…

    掠影
  • Cynthia Leung


    阿貓地攤店主

    一切緣於18年前,當時我和拍檔「阿貓」在波斯富街開設了一間地舖,專賣舊物。但隨著她收集的東西越來越多,舖的空間越來越不夠用,我們就決定賣掉藏品,將舖位搬到租金較便宜的樓上單位…

    訪談
  • 趙姑


    鵝頸橋打小人

    我來自東莞,家裡有很多田地。我們種桔,養豬、牛、雞,一年到晚忙過不停。在家中拜神我當然懂,但說到要幫人拜神我就全無頭緒了。還記得有人對我說,只要肯學,先人自然會教我…

    訪談
  • 玉姐


    利園山道的絲襪婆婆

    「我在這裡賣絲襪超過五十年了,最初那間舖就在當時的『利園山』旁邊。很多名人和政界中人都是我的熟客,如果我搬檔他們會很不開心,一定會問人究竟我去了那裡…

    掠影
  • 李家富


    南北樓東主

    「1967年,我在一家建築師樓工作,日間做學徒,晚上讀夜校。公司在利園一樓,同一棟樓有很多政府辦公室,但三年後我發覺自己志不在此。我的家人在希慎道經營一間名為『咖啡屋』的餐廳,其西式糕餅非常受歡迎…

    掠影
  • Alison 和 Eden


    銅鑼灣街坊

    Alison:「他鍾意運動,我喜歡睡覺。他有強迫症,我就什麼都無所謂。他喜歡煮,我鍾意食,簡直天作之合呀…

    掠影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趙姑


    鵝頸橋打小人

    我來自東莞,家裡有很多田地。我們種桔,養豬、牛、雞,一年到晚忙過不停。在家中拜神我當然懂,但說到要幫人拜神我就全無頭緒了。還記得有人對我說,只要肯學,先人自然會教我…

    訪談
  • 玉姐


    利園山道的絲襪婆婆

    「我在這裡賣絲襪超過五十年了,最初那間舖就在當時的『利園山』旁邊。很多名人和政界中人都是我的熟客,如果我搬檔他們會很不開心,一定會問人究竟我去了那裡…

    掠影
  • 李家富


    南北樓東主

    「1967年,我在一家建築師樓工作,日間做學徒,晚上讀夜校。公司在利園一樓,同一棟樓有很多政府辦公室,但三年後我發覺自己志不在此。我的家人在希慎道經營一間名為『咖啡屋』的餐廳,其西式糕餅非常受歡迎…

    掠影
  • Alison 和 Eden


    銅鑼灣街坊

    Alison:「他鍾意運動,我喜歡睡覺。他有強迫症,我就什麼都無所謂。他喜歡煮,我鍾意食,簡直天作之合呀…

    掠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