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Michell Lie


品牌經理、水墨藝術家和蠟燭製作人

「在我眼中,銅鑼灣簡直是一文化寶地。我住在維多利亞公園旁邊,並在這裡度過中學生涯。我在維園玩、游泳、騎單車、跑步,它讓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采。以前放學後,時常會到希雲街食甜品、跟街口店的貓仔玩,又或者到同學家中聊天。銅鑼灣的學習和創作氣氛非常濃厚,而這裡的人往往別具一格,聚在一起就成為一個文化大熔爐。當你住過銅鑼灣,你就很難再適應其他地方了。無論生活上還是事業上,藝術和與設計都對我非常重要。 現在,白天我是一家餐飲集團的品牌經理,晚上則會搖身一變,成為水墨畫家,也會製作蠟燭。我想幫助香港的老人家,為他們籌款。我曾當過義工替人照顧初生嬰兒,他們樣子可愛,所以很多人踴躍去幫他們,但反觀老人們卻往往受到忽略和誤解。沒有他們過去的付出,我們也沒有今日。我希望這些長者能得到尊重和愛護,尤其是當他們步入生的黃昏階段時,更需要旁人的關愛。我的夢想是為一個藝術家,於是在大學主修商科時,亦同時選修了相關課程。我去年決定重拾這份興趣,相信有心不怕遲吧。現在,我將作品籌得的資金用於安老事務上,希望為老友記們出一分力。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潘婆婆


    銅鑼灣的老街坊

    「1933年我在駱克道出世,20歲嫁去古巴,1960年我們全家回流返香港。我們之前在古巴聖地亞哥經營超級市場,後來將賺到的錢在銅鑼灣買了層樓。我們全家的衣食住行,全部都在銅鑼灣。我每日都去寶靈頓道街市買餸…

    掠影
  • 梁伯伯


    街頭小販

    「今日選擇揀禮頓道這個地方,是因為夠闊落,況且我們亦不需要很大地方。在這裡擺檔已經40幾年了,以前賣炒栗子,現在甚麼都賣。你要不要買些東西給媽媽?這個指甲鉗合用嗎…

    掠影
  • 祁玉鳳


    老三陽老闆

    看著銅鑼灣今日的繁華盛況,大多數人都想像不到這裡早年是什麼模樣。不過老三陽的老闆祁玉鳳,就見證著這區逐年演變…

    訪談
  • Cloye Anna


    在銅鑼灣行街的小朋友

    「我而家去IKEA,果度好得意好好玩…

    掠影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