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Harold Poon


產品設計師

「我跟太太相識的地方就是銅鑼灣,所以這裡對我來說別具意義。我喜歡這一區,因為各處都有不同特色。好像那些本地小店,時常都會帶給你驚喜,我衷心希望他們可以一直在這裡發光發亮。」

更多故事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Irene與Snowie及Kolar


    雪橇犬的主人

    「我在銅鑼灣長大,以前住在大坑,這個地方一直是我的家。牠們是Snowie和Kolar,我養了Kolar很久了,現在牠十一歲而Snowie就五歲…

    掠影
  • 郭倩婷


    德成巷仔店主

    「1972年至2003年期間,我爸爸於蘭芳道及白沙道交界的小巷,靠著兩架木頭車經營德成巷仔,當時主要賣奶茶、咖啡、牛丸和魚蛋麵。我的一生都跟茶檔拉上關係,而且我一直都想自己開一檔,所以去年在這地方開了德城…

    掠影
  • Annie Chu


    銅鑼灣的瑜伽士

    「今日,我來上『流瑜伽』(Vinyasa Yoga)堂。每逢週末,我都會去銅鑼灣做瑜伽,我很喜歡流瑜伽,每個動作與呼吸都猶如行雲流水般順暢…

    掠影
  • Harold Poon


    產品設計師

    「我跟太太相識的地方就是銅鑼灣,所以這裡對我來說別具意義。我喜歡這一區,因為各處都有不同特色。好像那些本地小店,時常都會帶給你驚喜,我衷心希望他們可以一直在這裡發光發亮…

    掠影
  • 馮美華


    艺鵠ACO創辦人

    早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出現之前,早在國際畫廊落戶本港之前,早在富豪收藏家開始蒐羅亞洲藝術品之前…

    訪談
  • Christopher DeWolf


    記者

    自少年時代起,Christopher DeWolf對「城市」就已經深深著迷。「城市對我有一種無以名之的吸引力,我非常有興趣認識每個城市的內在…

    訪談
  • 嬋嬋


    渣甸坊檔口東主

    「我在這裡擺檔已經四十七年了。我愛我每一位客人,他們會帶著親戚朋友來買東西,我可以說是見證著他們的成長,有些更是看著她們由少女,變成現在的嫲嫲級呢…

    掠影
  • Scott Chou


    總統戲院的粉絲

    「我是電影發燒友,每星期至少要看一齣戲。總統戲院就是我最愛去的地方,大概因為兒時…

    掠影

擁抱銅鑼灣


專題

銅鑼灣的轉變步伐急速,可謂年年變、年年新。無論居民或遊人,這裡的時尚、飲食、電影、藝術面貌都足以讓人深深愛上,無法自拔。

銅鑼灣今昔


專題

銅鑼灣是香港的寫照。從百年前開埠到今時今日,銅鑼灣的活力、多元令無數港人著迷,無論是急速的步伐、鮮明的對比、澎湃的動感,都忠實反映著都會的千姿百態。

  • 馮美華


    艺鵠ACO創辦人

    早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出現之前,早在國際畫廊落戶本港之前,早在富豪收藏家開始蒐羅亞洲藝術品之前…

    訪談
  • Christopher DeWolf


    記者

    自少年時代起,Christopher DeWolf對「城市」就已經深深著迷。「城市對我有一種無以名之的吸引力,我非常有興趣認識每個城市的內在…

    訪談
  • 嬋嬋


    渣甸坊檔口東主

    「我在這裡擺檔已經四十七年了。我愛我每一位客人,他們會帶著親戚朋友來買東西,我可以說是見證著他們的成長,有些更是看著她們由少女,變成現在的嫲嫲級呢…

    掠影
  • Scott Chou


    總統戲院的粉絲

    「我是電影發燒友,每星期至少要看一齣戲。總統戲院就是我最愛去的地方,大概因為兒時…

    掠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