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張先生


巴黎毛冷公司東主

 

我屋企於1948年來到香港,起初我爸爸打地盤工,一日賺5元。其後,兩老於軒尼斯道519號租了半個鋪位,在後巷放幾部手搖編織機。我們將客源擴展到百貨公司,包括未有崇光之前的大丸百貨,每日收入高達25萬元,接近是一棟樓的價錢了。最高峰時期,我們有三十幾個伙計,三間分號,招待過不少名人,包括兩位特首董生與曾生。一件針織外套當時賣到約100元,剪裁大都是近似Jaeger等英國品牌的仿英倫款式,毛冷都是從英國入口。後來,包租的不肯再租給我們,於是我們搬到白沙道一間地舖,後來賣了鋪位後再搬到這裡。

羽絨褸未流行之前,經濟不好的時候人人都織衫,因為毛冷只要鬆開,浸熱水拉直,就可以重用;之後加入其他顏色的毛冷,就可以變成混色針織。一球毛冷這樣就可以用一世,甚至傳給後代,堪稱優質投資。當年,香港都是難民,裇衫是奢侈品,自己買一球毛冷自己織衫,自然合理不過。所以,毛冷當年大行其道,人人都買,其實是經濟使然。

從前的人都很節儉,有點積蓄都只會在過年時買套新衫,剪個髮,和買幾球優質毛冷。如果沒錢,就會買又硬又粗的劣質毛冷,貪其耐用一點。於是織毛冷便成為一時風尚,在街上、巴士上隨處可見人拿著織針毛冷。生意好到一個地步,甚至有人說毛冷舖比米舖還多。

「羽絨褸未流行之前,經濟不好的時候人人都織衫,因為毛冷只要鬆開,浸熱水拉直,就可以重用;之後加入其他顏色的毛冷,就可以變成混色針織。」

「一球毛冷這樣就可以用一世,甚至傳給後代,堪稱優質投資。」

今時今日情況剛好相反,社會富裕,針織衫50元就買到一件,何必要自己買冷織衫?經濟環境不同,毛冷款式隨之演變,顏色也變得入時。以前商場裡面有賣冷的專櫃,銅鑼灣一帶冷舖也不少,但現在都已經息微了。

我們揀銅鑼灣開舖,因為以前這一帶租金較平,我們就一直留在這裡。希慎廣場那邊以前時是一座小山丘,為了夷平山丘每日中午都有爆破工程;時代廣場以前是電車廠,羅素街一帶是大排檔,現在都已經是全香港最貴的地段了。

我們夠敬業,所以人客都會返來幫襯。其中一位伙計阿May以前是我們老主顧;亦有伙計做到80幾歲才退休。我爸爸其中一樣原則是他從來不會辭退伙計,而我們都以客為尊。我媽媽在生時從不吝嗇教人織衫,人客有問必答,這種態度現在稱為「服務」,但其實這就是我們一貫的待客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