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劉棣欽


中醫

 

劉棣欽醫師仍記得利園區還是石礦場的年代,當時他與同學放學後會在這一帶遊玩。「利園山外圍只有零星幾間店鋪,除此以外整個範圍都是一片荒地。」

來自中醫世家的劉醫師在這裡執業已經超過50年,從父親那代起已經為銅鑼灣的街坊診症。「我們1952年在軒尼詩道開舖,後來樓宇拆掉重建,我們就搬來白沙道這棟新樓。」劉家在這裡買下三個單位,當年每個單位都只是五萬元左右。

雖然劉醫師歷年來與天花漏水、街道水浸、無鹹水沖廁等各種舊樓問題為鄰,他的中醫診所多年來都留在白沙道這裡。「做中醫的,不能說搬就搬,對病人也不好。一般病人都會先試一試,看看是否合適,但一習慣了讓您看症,就會繼續來。」

Clara來劉醫師這裡看症已經十五年了,起初是舅父去看,後來一個傳一個,連舅母、媽媽、爺爺都是劉醫師的常客。「我們初初來的時候,他們仍用毛筆開方寫藥單呢!」

在劉醫師習醫的年代,香港可供讀中醫的地方不多,於是他在中國內地學中醫。「當年人們都看不起中醫,都是西醫治不好的病,才找我們中醫。我們是西醫的後備,從來都不是病人的首選。」

「以前中醫什麼病都要醫,不單是擔當保健角色。」

劉醫師在三十多年前也在香港大學學過西醫,據他說其實不少西醫也對中醫有所認識。他解釋:「不是說要中西合璧,而是無論中醫西醫,都應該多點認識對方的理論。」

今日,香港學中醫的地方多了不少,劉醫師也不斷進修,自我增值。「後生一代按幾下電腦,什麼都找得到,我們當年要為每個方劑唸口訣呢。」

劉醫師順口念出「小柴胡湯」的口訣,並解釋道:「這些方劑口訣記載了中藥的種類劑量,炮製方式,先後次序等,我們都要記著。這些我老一輩都熟記心中,但仍要追上時代。你看,我們的診症紀錄也電腦化了!」

劉醫師行醫多年,見證著從以往中西醫療互不相干,發展到今日中西合璧。「以前中醫什麼病都要醫,不單是擔當保健角色。」但這種「有病醫病、無病強身」的理念,正是不少人繼續看中醫的原因。Clara說:「我看西醫是為了舒緩症狀,但看中醫就是為保健。我最近總覺得累,所以今早就來找劉醫師,讓他幫我開點排毒的中藥,這是一般西醫做不到的。」

「像香港這樣的地方全球找不到第二個了。香港人非常實際,看醫生就像買東西一樣。」

藥材都是從供應商買回來,不過據劉醫師說仍需憑經驗判斷種類及真偽。診所沿用當今鮮見的古法炮製藥材,先蒸再以專用的炭爐烘乾,再放入藥煲中煎製成茶。「可能未來您不會見藥材了,全部都是藥粉。補藥的話用粉沒問題,但感冒、肝病等都是用藥材煲成茶,效果最佳。」

縱然有些病人較喜歡新派的沖劑中藥,好像Clara這種較為老派的,就對藥粉敬而遠之。「我來了這裡看症好多年了,一直都很有效,所以我都繼續來。劉醫師對調理感冒傷風特別拿手。」

劉醫師從醫大半生,至今對學習仍孜孜不倦。「即使以我的年紀,都要跟從政府規定,繼續進修學習。您可選擇上堂或者授課,我就選擇上堂,因為備課需要太多功夫了!」

今年76歲的劉醫師閱歷豐富,對香港的醫療未來看法獨到:「像香港這樣的地方全球找不到第二個了。香港人非常實際,看醫生就像買東西一樣,在惠康找不到就到百佳買,再沒有的話連7-11都可以。看醫生也是同一道理,西醫治不好的病,就找中醫看。幸好香港富經驗的西醫或中醫師都不少,香港人在這方面可算頗幸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