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共用工作間——銅鑼灣的辦公新趨勢


IWG香港區總監葉秀蘭及
theDesk行政總裁及聯合創辦人許飈

 

許飈Thomas是共用工作間品牌theDesk行政總裁及聯合創辦人,在香港營運四間共享辦公室,上海的一間新辦公室亦正在籌備之中。葉秀蘭Nancy則是International Workplace Group(IWG)的香港區總監,管理旗下包括Spaces在內多個共用工作間品牌。Spaces於香港有五間辦公室,在全球各地亦有據點。Thomas著眼於建立社群,Nancy則以營造親切工作環境為目標;兩間公司同樣看重銅鑼灣區。

「銅鑼灣是IWG早已看中的地區。」Nancy解釋道。「我初入行加入的公司就在利園一期,當時是他們第一代的寫字樓租客,所以一直見證這裡的變遷。這區應有盡有,中環則商業味較濃,有時候找個地方吃飯都不容易;銅鑼灣的食肆種類多元化,平貴都有,全部都是咫尺之距 。」

Thomas就更直接:「作為共用工作間品牌,銅鑼灣是兵家必爭之地,在這裡設立據點才可真正測試自己的實力。正如任何時裝品牌都會想辦法在銅鑼灣或尖沙咀開店——這是成功品牌的證明。」

銅鑼灣的獨特性,也反映在theDesk的會員身上。Thomas解釋道:「我們銅鑼灣的會員都很投入這裡的急速步伐。不少快速增長的創新企業都以此為據點,他們工作分秒必爭,幾乎沒有享受閒暇的空間。這區也有不少大型企業,為我們的會員提供合作機會,帶來業務動力。」Thomas認為會員特質確實反映地域個性,例如西環的theDesk就較能吸引創意行業的會員。

Nancy也有相似看法。「傳統上,不少高科技公司及資訊科技企業都傾向選擇銅鑼灣,例如Oracle與SAP的總部都設在這裡,所以他們也吸引了業務夥伴及其他科企匯聚於此。」這也是Spaces租戶、軟件開發公司Blue Prism選擇銅鑼灣的原因。公司的北亞區副總裁Victor解釋道:「銅鑼灣區位處中環與鰂魚涌中間,是開設業務的理想地點。」

雖然共用工作間市場競爭越見劇烈,Nancy認為業務仍有發展空間。「共用工作間並非只為一人或小型公司而設。假如企業預期未來數年會急速增長,或跨國企業希望在香港快速設立據點,Spaces都能提供可擴展的彈性空間,無論3人或30人的企業或部門,都可輕鬆容納。」

Thomas則認為推動共用工作間普及的真正因素,是人們態度的轉變,他們開始了解身為社群一部分的好處。「租用共用工作間不再是『沒面子』的事,即使大企業也會租用共用工作間。」他說。「不少企業明白,實體空間只是良好工作環境的一環。只要為員工提供有利學習及協作的社群,就能助他們啟發創意,進而推展業務。正如有志升學哈佛的學生關心的不是圖書館的藏書量,而是社群、同學、教授、人際網絡等。這些才是最寶貴的。」

有見及此,theDesk與Spaces都積極鼓勵會員交流互動。theDesk的會員可透過網上平台認識對方業務,也有定期社群活動讓會員聚首。theDesk最近亦與匯豐銀行合辦為期兩星期的活動,為會員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。Spaces的活動就按會員需要設計。「我們希望設計一些對會員有用而又有趣的活動,例如我們曾舉辦日本清酒工作坊,會員能品嘗多款美酒的同時,加深對日本酒的認識,將來在工作上亦能以此打開話匣子。此外,我們也會舉辦題材廣泛的講座,例如如何申請政府創業資助等,都是以幫助會員增長業務為本。」

共用工作間大有進軍主流之勢,不僅銅鑼灣如此,在全港也有同一現象。Thomas認為這是大勢所趨,他以另一樣現代人的必需品——手提電話作比喻:「從前手機只是通訊用途,然後iPhone出現,從此手機就不單用來講電話,而是個人助理。到今時今日,不少人對寫字樓空間的認知仍停留在舊時Nokia電話年代,但共用工作間已經是iPhone了,是看待辦公室空間的一種嶄新方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