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Celia Garcia


資深保良局義工

 

「你有沒有聽過『飛機欖』?」 Celia Garcia問。「飛機欖小販會在街上大聲叫賣,而我們就在騎樓扔錢落街,小販就會掟欖給我們。還有,當一聽到有人賣芝麻糕、蘿蔔糕或紅豆糕時,我們就會第一時間衝落街。」

Celia有很多關於銅鑼灣的故事。由出世直到十三歲那年,Celia和她的七個兄弟姊妹就住在這區。小時候,她從家裡可望到利舞臺,她還記得見過任劍輝和白雪仙這些大明星從利舞臺行出來。今日,Celia卻將焦點放在銅鑼灣的另一角落, 另一個社群上。

過去16年,Celia一直全情投入保良局的義工工作裡。保良局於1878年成立,並在1932年於加路連山道旁建立這個地標式建築。作為本港歷史最悠久的慈善機構之一,保良局透過多項家庭服務,包括照顧兒童、教育、復康、醫療保健和長者護理等,惠澤不同社群。

「一提起銅鑼灣,人們就會聯想到繁華,或者立即想起購物。」她說。「但香港還有真實的一面,人們要實在地面對生活上的種種。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,香港曾經也窮過,有孩子成為孤兒而被遺棄街頭。保良局一直用心關顧他們,多年來始終如一,這份堅持讓我深深感受到人間有情。」

Celia曾從事紡織設備行業,於20年前退休。這份工作的經驗讓她明白裝備自己的重要,其中語言能力更是不可或缺。「我深信年輕人應該學好英語,因為當你跟外面做生意時,只靠廣東話肯定會處處碰壁。我也曾因此撞過不少板。」
「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,香港曾經也窮過,有孩子成為孤兒而被遺棄街頭。保良局一直用心關顧他們,多年來始終如一,這份堅持讓我深深感受到人間有情。」
「最初我們籌得的款項頗有限。三年後,我跟丈夫說,若只能幫助一小撮人,其實遠遠不夠。」

由於丈夫Dave的緣故,讓Celia開始接觸保良局的義務工作。他是香港外國記者會的董事局成員,有一年他想為一家慈善團體籌款,於是就問Celia意見,而當時每月都有捐款給保良局的Celia,就建議他為保良局籌款。

2001年,首屆香港外國記者會慈善餐舞會舉辦,同時成立香港外國記者會獎助學金。「該獎學金資助有需要學生,為他們提供每月的生活費,有如父母給孩子的零用錢一樣。他們無需為生計而打工,可以專注學業。」她解釋說。

「最初我們籌得的款項頗有限。三年後,我跟丈夫說,若只能幫助一小撮人,其實遠遠不夠。」於是Celia決心要做得更多。後來她與理工大學的語言中心合作,為保良局的孩子舉辦課程。「我發覺當他們遇到陌生人,特別是外國人時表現非常內向,大概因為他們英語不好。」她解釋說。「所以課程會透過充滿趣味的方式,例如故事、歌曲、電子遊戲和烹飪課程去教授語言。孩子們都能快快樂樂地去學習英語和普通話,結果非常成功!」

如今這些語言課程,已擴展至保良局於大圍的下屬機構,一共為約800名兒童提供學習和提升英語及普通話的機會。保良局在本港營運122個非牟利的教育服務單位,其中97間為註冊學校。

如今,該活動已易名為「香港欖球總會慈善餐舞會」,過去多年來成功邀得眾多國際演藝單位參與,當中包括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、INXS、Blondie、The Supremes及 The Temptations;而本地明星如周星馳、容祖兒和張學友等亦落力支持。Celia表示這項善舉,對不少受助人意義重大。

「在保良局的孩子,他們最需要的是愛。」Celia說。「有件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。以前我曾經探過一對雙胞胎,這對孩子總是愁容滿面,從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,所以我特別留意他們。今年我再見他們,他們已經大有轉變,英語能力更是非常出色!這項經歷讓我深受感動,令我覺得多年來的努力都是值得的。」

對Celia而言,保良局的存在讓她明白到一個道理:「對很多人來說,銅鑼灣除了購物就沒有其他,但其實這裡還有香港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——保良局,連繫著香港人的根。香港生活節奏急速,人們往往忘記在同一天空下,有些人活在困境之中。保良局真正由香港人建立,為香港人服務。在這裡,每個人都用心投入,成為了香港精神一部份。雖然我跟丈夫沒有孩子,但我們總會告訴其他人,我們在保良局有三百個囝囝囡囡呢!」